你对现代高节奏生活压力导致的 “过劳死”、“青壮年猝死” 怎么看?该如何预防?
都说“生”容易,“活”容易,“生活”不容易。
社会竞争激烈,很多人为了生存和更好的生活不停奔波,超负荷工作,减少休息时间,身体也在无形地被消耗着。
度娘说:“过劳死”是指在非生理的劳动过程中,劳动者的正常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遭到破坏,体内疲劳蓄积并向过劳状态转移,使血压升高、动脉硬化加剧,进而出现致命的状态。
长期过劳,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而增加癌症等疾病的风险,还会增加抑郁症、心血管疾病、肥胖等疾病的风险。
我们的血管本来是光滑又有弹性的。
血液就像在坐滑滑梯一样,欢乐地在血管里撒欢。
突然,前方路段出现拥堵,道路变窄。瞧这路,高低不平、沟沟坎坎的。
对准这个路面,这就是动脉粥样硬化。
血管是怎么从皮肤光滑有弹性变成一脸疙瘩满是坑的垃圾路段呢?
先出场的是这两个货——糖尿病和高血压。
它们先打入血管内部,搞了几个小破洞出来,这样就造成了血管壁的内皮组织受损。
接下来,主角——低密度脂蛋白要登场了。
它为了安窝,专往破损的血管壁内膜底下钻。
钻进去之后,它也不安生,还摇身一变,成了有毒物质——过氧化脂质。
然后,它就在内膜下的小窝里堆积堆积,洗唰唰,洗唰唰。
从过氧化脂质的角度上来看,日子那叫一个爽啊!
这可是一个上有顶下有地的高档住宅啊!任凭你外面血流如注,我只管过我的幸福生活。
可是从血管里的角度看,妈呀!这鼓来鼓去的,就像是一锅粥啊!医学上管这个叫斑块。
随着斑块的不断长大,血管壁开始凹凸不平,那么血液里的钙啊、脂肪啊、糖啊就在缝隙里、凹陷处不断沉积了下来。
血管壁越来越厚,血管越来越窄,血压就越来越大。
突然有一天,人一激动,一兴奋,血压一升高,血液就冲走了血管壁上的堆积物。
甚至能够冲破血管壁的内膜,这个过氧化脂质的房顶一下子就被掀掉了。
内膜的大面积破损会导致流血,这个时候凝血因子就赶紧来救场。
血是不流了,可是这些凝血因子和被它们定住的血可就堆在这里成了血栓。
心脏就像是人体的发动机,一边要负责给全身的细胞组织输送血液,供给营养;另一边又要管理自己的吃喝拉撒。
为了节约运输成本,心脏就没有走那套普通人才走的大循环系统,人家在离左心室出口不远的主动脉上接了两根管子。
所有供给心脏的血液都走这两条特殊的管子,而这两条管子就叫冠状动脉。
为了能够让血液顺利到达心脏的每个细胞里,它也构建了自己一整套的运输系统。
这套系统就是一个像皇冠一样遍布在心脏的网状动脉群。
这套系统只服务于心脏,那也可以说心脏死不死就全看冠状动脉给不给力啦!
看看心脏的生活都觉得累,这一天泵来泵去的,终于练成肌肉男。
心脏全身都是肌肉,心梗,说穿了就是心脏的部分肌肉坏死了。
由于心脏自己那套牛掰的冠状动脉系统不给力,心脏组织细胞长时间得不到充足的营养,于是就心梗了。
心梗的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冠状动脉上了。
心梗就是心肌由于长期营养不良,工作繁重导致的。
而心肌营养不良就是因为冠状动脉这条输送营养的管子出现了堵塞。
随着血栓在冠状动脉里落地生根,血液流通的道路也是变得越来越窄了。
紧接着,被卡住的血管干涸了,原来被灌溉的心肌组织也断粮了。
最后,全部渴死!饿死!枯萎死!心肌梗死就发生啦!猝死就找上门来啦!
过劳容易诱发三高,心脑血管疾病,要想预防过劳猝死,需要调整一下生活作息和习惯了。
高血压、高血糖、高血脂这三个家伙在血管的病变过程中可谓是无处不在!
高血压和高血糖往往先打头阵,把血管壁直接损伤掉。
紧接着,多余的脂质和糖马上就会堆积在损伤处,形成血栓。
所以,有以上三种疾病的患者,一定要积极治疗,以防引发心梗哦!
戒烟。
香烟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,其中和动脉硬化关联最大的是尼古丁和一氧化碳。
尼古丁会使血管收缩,进而导致血压上升,血管受损。
而一氧化碳会损害动脉壁,导致胆固醇沉积在血管上,这时候也就离动脉硬化不远了。
注意饮食、加强锻炼。
有心梗疾病的患者,平时可就不能胡吃海塞了,一定要少盐、少糖、少油腻!
还要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,并遵循有氧运动的四原则:循序渐进、因人而异、全面发展、持之以恒。
当然早睡早起也很重要啦!不熬夜、多运动!
2011年“过劳死”已经威胁到一线职工并向白领阶层蔓延。
2011年3月台湾修“劳动基准法”,大幅提高雇主违反该法罚则的力度,防止员工“过劳死”。
2012年10月一份报告显示每年过劳死的人数到达60万,过劳死尤其是青壮年过劳死现象再次称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
生活不易,希望大家都能更注意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,身体才是享受未来的本钱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