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贫最先在地中海地区被发现,因此得名“地中海贫血”,后来人们发现,其它沿海地区也有,就改名为“海洋性贫血”。
地贫,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或缺失,导致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完全缺失引起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。
世界上约1.9%的人带有地贫致病基因,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
在我国的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云南、贵州、四川及香港等地区常见。
地贫作为一种后果严重的遗传病,在高发地区已被纳入产检的筛查范围。
广东省每年新增超过1000个重型地贫患儿。
重型地贫会在3~1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以下症状,并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。
面色苍白:
患者面色苍白,严重时,嘴唇和指甲也会发白。
腹部肿胀:
患者肝脾肿大明显,能在腹部摸到圆形肿块。
发育迟缓:
患者发育迟缓,出现身材矮小、体重较轻等情况。
黄疸:
黄疸是重型地贫的早期症状,表现为眼黄、尿黄、皮肤黄等。
相关医生
查看更多![](/images/videoDetail/xiayibu.png)
-
郭永林
小儿科 主治医师
菏泽市妇幼保健院咨询人次 347次 | 好评率 94.8%
擅长: 呼吸系统病变、肺炎球菌肺炎、肺炎、哮喘、新生儿肺炎、鼻窦炎、消化系统疾病、腹泻病、胃炎、肠套叠、肠系膜淋巴结炎、食物过敏、新生儿疾病、新生儿窒息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、新生儿败血症、感染性疾病、疱疹性咽峡炎、水痘 18元/次,去咨询 -
陈联辉
小儿科 主治医师
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咨询人次 415次 | 好评率 98.8%
擅长: 儿童矮小症及性早熟的诊疗;新生儿及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,如新生儿黄疸、支气管肺炎、轮状病毒肠炎、缺铁性贫血等。 75元/次,去咨询
用户评论
相关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