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注册

手足口病防治方法

不舒服立即问医生
内容审核专家    沈振宇 | 副主任医师
儿科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  三级甲等

预防手足口病建议吃煮熟食物、戴好口罩、及时消毒等,治疗可以涂炉甘石洗剂、涂消毒液、喷雾状消炎药等。
潜伏期:
一般来说,手足口病有3-5天的潜伏期。这个阶段,宝宝没什么症状。
发烧:
手足口病引起的发烧有两个特点:升温快,温度高。
宝宝的额头可能一转眼就变得滚烫,体温在38-39℃之间,严重时会烧到40℃。如果不采取退烧措施,可能会持续4-7天。
出疱疹:
发烧一两天后,嘴里、手掌、脚掌,甚至屁股上,就开始冒出米粒大小的玫瑰色疹子。
疹子出齐后,部分疹子会变成绿豆大小的疱疹,疱疹的周围有红晕。
身上的疱疹一般不疼不痒,嘴里的疱疹一碰就破,破溃后可出现疼痛症状。
一般2-4天后,疱疹就开始吸收、结痂,结痂基本就代表手足口病要好了。
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,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。
过期、变质、生的食物上面,尤其是没煮沸的水里,可能会有手足口病病毒。宝宝吃进嘴里,就很容易感染病毒。
所以食材要新鲜,食物要煮熟,水也要煮沸,以防病毒感染。
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。宝宝们聚在一起说话,就很容易感染病毒。
给宝宝戴上口罩,可以阻挡手足口病病毒的传播。得病的宝宝需隔离,以防疾病扩散。
手足口病病毒可以附着在宝宝手上,宝宝小手碰过的东西,都会被病毒污染。
只要这些东西被其他宝宝接触,病毒就可以通过小手来到嘴巴,进入肠道,实现传播。
紫外线、漂白粉、甲醛、碘伏、高温水煮,都可以杀死手足口病病毒。
手足口病的治疗有两个关键点,一个是体温,一个是疱疹。
宝宝体温不超过38.5℃,可以用物理降温,超过39℃就要用药物降温,要注意观察,发现宝宝精神不好时,立即就医。
宝宝身上刚长疹子时,可以涂炉甘石洗剂,并及时为宝宝修剪指甲,以免其抓破疱疹。
如果疱疹破了,就要改涂消毒液,防止感染。
口腔内的疱疹容易破损,形成溃疡,引起疼痛。可以往宝宝的嘴巴里喷雾状消炎药,促进溃疡恢复。
饮食以牛奶、蛋羹、肉糜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,可用吸管进食以减少食物对溃疡的刺激。

相关医生

查看更多
  • 王巧菊 小儿科 副主任医师 福海县人民医院 擅长: 儿科常见病,多发病 15元/次,去咨询
  • 严越玲 小儿科 主治医师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: 擅长对儿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。 45元/次,去咨询
  • 邓时行 小儿科 医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擅长: 反复呼吸道感染,急性支气管炎,支气管肺炎,腹泻病,缺铁性贫血,新生儿黄疸,热性惊厥等儿科常见疾病! 22.5元/次,去咨询

小知识点

用户评论

发布

在线问诊

查看更多

评论

还没有评论,要不您来两句~